民字繁體字還有民字取名字

2024-04-18 06:47:19
八字起名網 > 八字起名 > 民字繁體字還有民字取名字

常用字範式之壹零七、十畫之六:

顧:

顧:從“顧”省。

顧:繁體字寫作“顧”。

《說文解字》:“顧,還視也。從頁、雇聲。”。

(頁:參見六畫之三“頁”)

《說文解字》:“雇,九雇。農桑候鳥,扈民不婬者也。從隹、戶聲。春雇,鳻盾;夏雇,竊玄;秋雇,竊藍;冬雇,竊黃;棘雇,竊丹;行雇,唶唶;宵雇,嘖嘖;桑雇,竊脂;老雇,鷃也。”。

(隹:參見三畫之壹“隹”)

(戶:參見四畫之七“戶”)

隹、戶兩範式疊加:如候鳥般臨時付酬勞請來作業之人猶出錢讓人為自己做事者是雇字之範式。

頁、雇兩範式疊加:猶心有所思慮註意眷戀而回旋視之欲趨者是顧字之範式。

繁體字“顧”簡化為“顧”是根據古人(異體字、同旁字)書法省筆規範簡化。

轎:

轎:從“轎”省。

轎:繁體字寫作“轎”。

轎:從車、從喬。

(車:參見四畫之三“車”)

(喬:參見六畫之七“喬”)

車、喬兩範式疊加:竹輿猶象車壹樣之橋肩輿以行者是轎字之範式。

繁體字“轎”簡化為“轎”是根據古人(異體字、同旁字)書法省筆規範簡化。

較:

較:從“較”省。

較:繁體字寫作“較”。

較:從車、從交。

(車:參見四畫之三“車”)

(交:參見六畫之十“交”)

車、交兩範式疊加:猶車箱兩旁隔擋闆上之橫木如兩角其若相競者是較字之範式。

繁體字“較”簡化為“較”是根據古人(異體字、同旁字)書法省筆規範簡化。

頓:

頓:從“頓”省。

頓:繁體字寫作“頓”。

《說文解字》:“頓,下首也。從頁、屯聲。”。

(頁:參見六畫之三“頁”)

(屯:參見四畫之三“屯”)

頁、屯兩範式疊加:需要暫時處理設置壹下猶稽首拜頭至地暫壹叩而已者是頓字之範式。

繁體字“頓”簡化為“頓”是根據古人(異體字、同旁字)書法省筆規範簡化。

斃:

斃:從死、從比。

(死:參見六畫之四“死”)

(比:參見四畫之三“比”)

死、比兩範式疊加:猶遭受射擊而死亡者是斃字之範式。

斃:異體字寫作“斃”。

斃:從死、從敝。

(死:參見六畫之四“死”)

《說文解字》:“敝,帗也。壹曰敗衣。從攴、從㡀,㡀亦聲。”。

(攴:參見四畫之三“攴”)

(㡀:參見九畫之三“㡀”)

攴、㡀兩範式疊加:猶小擊敗衣者是敝字之範式。

死、敝兩範式疊加:猶遭受射擊而死亡者是斃字之範式。

繁體字“斃”簡化為“斃”是根據古人(異體字、同旁字)書法省筆規範簡化。

致:

《說文解字》:“致,送詣也。從夊、從至。”。

(夊:參見三畫之四“夊”)

(至:參見六畫之四“至”)

夊、至兩範式疊加:引於所向工巧器物堅精無所不至功力無所不在猶送詣送而必至其處者致字之範式。

柴:

《說文解字》:“柴,小木散材。從木、此聲。”。

(木:參見四畫之壹“木”)

(此:參見六畫之四“此”)

木、此兩範式疊加:猶不入屋及器用如此之散材者是柴字之範式。

桌:

桌:從蔔、從日、從木。

(蔔:參見二畫“蔔”)

(日:參見四畫之六“日”)

(木:參見四畫之壹“木”)

蔔、日、木三範式疊加:猶木制占卜日常使用較高之幾案者是桌字之範式。

慮:

慮:從“慮”省。

慮:繁體字寫作“慮”。

《說文解字》:“慮,謀思也。從思、虍聲。”。

(思:參見九畫之八“思”)

(虍:參見三畫之壹“虍”)

思、虍兩範式疊加:謀思處事猶虎皮紋壹樣周密猶恐不夠詳盡者是慮字之範式。

繁體字“慮”簡化為“慮”是根據古人(異體字、同旁字)書法省筆規範簡化。

監:

監:從“監”省。

監:繁體字寫作“監”。

《說文解字》:“監,臨下也。從臥,䘓省聲。”。

“臥”同“臥”(臥:參見八畫之五“臥”)

《說文解字》:“䘓,羊凝血也。從血、臽聲。”。

(血:參見六畫之六“血”)

《說文解字》:“臽,小阱也。從人在臼上。”

(人:參見二畫“人”)

(臼:參見五畫之二“臼”)

人、臼兩範式疊加。猶人陷入臼中若要被去皮者是臽字之範式。

血、臽兩範式疊加:猶人之皮影在臼中若羊凝血壹樣凝住者是䘓字之範式。

臥,䘓省兩範式疊加:猶俯僂壹樣視觀陷入臼中之皮影者是監字之範式。

繁體字“監”簡化為“監”是根據古人(異體字、同旁字)書法省筆規範簡化。

緊:

緊:從“緊”省。

緊:繁體字寫作“緊”。

《說文解字》:“緊,纏絲急也。從臤,從絲省。”

(臤:參見七畫之六“臤”)

(絲:參見五畫之九“絲”)

臤、“絲省”兩範式疊加:猶纏絲急使密切合攏沒有空隙者是緊字之範式。

繁體字“緊”簡化為“緊”是根據古人(異體字、同旁字)書法省筆規範簡化。

黨:

黨:從兒、從尚。

(兒:參見二畫“兒”)

(尚:參見八畫之七“尚”)

兒、尚兩範式疊加:有係統之團體猶朋比聚類有所同尚者是黨字之範式。

黨:異體字寫作“黨”。

《說文解字》:“黨,不鮮也。從黑、尚聲。”。

(黑:參見十二畫之七“黑”)

(尚:參見八畫之七“尚”)

黑、尚兩範式疊加:日月晻黮而無光猶朋比聚類而同尚多郎者是黨字之範式。

異體字“黨”簡化為“黨”是根據古人(異體字、同旁字)書法省筆規範簡化。

曬:

曬:從日、從西。

(日:參見四畫之六“日”)

(西:參見六畫之二“西”)

日、西兩範式疊加:猶日落西山般吸收日光使物體曝幹或取暖者是曬字之範式。

曬:異體字寫作“曬”。

《說文解字》:“曬,㬥也。從日、麗聲。”。

(日:參見四畫之六“日”)

(麗:參見七畫之六“麗”)

日、麗兩範式疊加:向日幹物猶白日散其麗光幽隱皆㬥照者是曬字之範式。

異體字“曬”簡化為“曬”是根據古人(異體字、同旁字)書法省筆規範簡化。

眠:

眠:從目、從民。

(目:參見五畫之壹“目”)

(民:參見五畫之五“民”)

目、民兩範式疊加:閉目之民猶倒臥睡覺者是眠字之範式。

曉:

曉:從“暁”省。

曉:繁體字寫作“暁”。

《說文解字》:“暁,明也。從日、堯聲。”。

(日:參見四畫之六“日”)

(堯:參見七畫之六“堯”)

日、堯兩範式疊加:猶破曙日欲升高而使天明者是暁字之範式。

繁體字“暁”簡化為“曉”是根據古人(異體字、同旁字)書法省筆規範簡化。

過去的人非常重視取名的,孩子出生後經過仔細考量甚至請人取名的,那麽,中國十大開國元帥的名字又有含義呢?下麵就是他們名字的詳細解釋。

1、硃德(1886-1976),四川儀隴人,字玉階,名代珍,曾改名建德,入雲南講武堂學習時,改名為“德”。“玉階”意思是像玉石壹樣潔白無瑕,沿著玉石做成的階梯步步高升;“代珍”中的代是輩分,“珍”是硃、玉等寶物,代表父母對他的期望,“建德”就是建立高尚的品德。“硃德”二字就是”紅色品德”的意思,表面他願意為天下人謀福利的耿耿丹心。

彭德懷(1898-1974),湖南湘潭人,原名得華(才華),曾取名石穿(水滴石穿之意),進入湖南軍官講武堂後改名德懷,來源於《論語·里仁》中“君子懷德,小人懷土”,說明他不想升官發財,置田買地,而是要做壹個有道德的、多為人民辦好事的人。

林彪(1907-1971),湖北黃岡人,字陽春,號毓蓉;曾用名育容、育榮、尤勇、李進等,1925年考入黃埔軍校後改名林彪,認為原來的名字過於女性化,要像老虎壹樣虎虎生威,威武勇猛。

劉伯承(1892~1986),原名劉明昭,曾用名劉伯堅,四川開縣人(現重慶市開州區)。後改名伯承,伯,即長子之意;“伯承”,有子承父業之意。可見其父對他有著殷切希望。

賀龍(1896年-1969),湖南桑植人, 字雲卿,原名賀文常,曾用名平軒、振傢、雲卿等,參加革命時改名賀龍,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降,乘時變化,猶人得誌而縱橫四海。

陳毅(1901—1972),四川樂至人,字仲弘,名世俊,曾用名曲沃、橫槊、允明,法國勤工儉學的時候,他給自己改名為陳毅,來自於《論語》中的“士不可不弘毅”,他認為要推翻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任重而道遠,光有弘(剛強)不夠,還須有毅(毅力)。

羅榮桓(1902-1963),湖南衡山人,字雅懷,原名慎鎮,號宗人,小學時,校長羅炳文給他改名為羅榮桓,《詩》雲:‘桓桓於徵’。‘桓桓’者,威武也;‘徵’者,徵伐也。此名寄託了校長對其建功軍旅的期望。

徐向前(1901-1990),山西五臺人,字子敬,原名徐象謙,其父是壹名有學問的人,給他取名為“象謙”,“謙”為《易經》中六十四卦之壹,是六十四卦中唯壹的六爻皆吉的卦),字子敬。大革命失敗後,他改名為徐向前,表明他決心繼續前進,對革命忠貞不二。

聶榮臻(1899-1992),四川省江津人(現重慶市江津區),字福駢,小名雙全,曾用名聶雲臻,聶帥出生後,其父壹直在忙於給他取名,看到《隨身寶》中有“‘百福駢臻得雙全’,按照聶傢的傢譜是‘榮’字輩,就給他取名‘榮臻’,意為“光榮達到頂峰”。

葉劍英(1897-1986),廣東梅縣人,原名葉宜偉,字滄白,個名字叫葉宜偉。後來他考入雲南講武堂,為了表示投筆從戎的決心,特意把自己的名字改為“劍英”,立誌做“民之利劍”,為國為民,英勇奮戰。

總之,名字都是代表壹定意義的,十大元帥起初的名字都是按照族譜輩分所取的,後來根據個人革命誌向更改成更具有意義的名字。

作者:admin | 分類:八字起名 | 瀏覽:24 | 迴響:0